阿里云设计中心起草了3项团体标准,现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
趁着这次机会,想跟大家聊聊关于标准的4个疑问,以及分享阿里云设计中心的标准化实践。
标准化这个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统一度量衡的时候,“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的理念不仅仅为秦朝的统治打下基础,更是影响了一整部中国史。
马老师曾经对于标准化做过一个简单版本的阐释:“标准化就是把少数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理的经验分享出来,让多数人享受到好处。“ 但我们今日所说的标准,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理念而已,成为了一种由公认机构批准的规范性文件。
你可能会想,这种高层政策类的东西,跟我们好像没什么关系。但事实上,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会受到标准的影响,比如说插座,它的形状、电压都是受到国家标准的约束的。如果没有标准,在北京买的电器去到上海可能就用不了了。但不同的国家有可能采用了不同的标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出国时有时候要换欧标插座,有时候又要换美标插座。
在科技行业,标准是各大公司的必争之地,大家都在试图把自己公司研制出来的技术、规范,制定成国际标准,让其他企业都来遵守自己制定的游戏规则。
说到团体标准,可能就需要介绍一下我国标准的体系了。我国的标准一共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企业标准。团体标准是2015年新加入标准大家庭的。在这之前,我国标准的制定大多都由政府单位主导。团体标准的设立,是为了推动标准的市场化,让众多的企业、社会团体都参与到标准的制定中。
设计规范(design guideline)和设计系统(design system)在前几年也算是个大热的话题,比如google material design,microsoft fluent design。设计系统就是最常见的设计标准化,对颜色、栅格到组件等等都做出了规定。
除此之外,其实体验设计原则、设计度量方法这类方法层面的信息,也能被很好的标准化。设计师可以创造出上万种不同的插画、界面,背后的设计原则和度量方法很可能是相似的。
在体验度量方面,设计师们就经常使用sus系统可用性量表,对比量化不同终端、不同版本或是同类竞品的可用性。
(来源:Bangor, 2009)
标准能为用户带来一致的界面样式、一致的交互逻辑和一致的品牌心智体验。这应该也是各大公司纷纷都推出自己的设计规范/设计系统的初衷。
标准也能为团队提升效率,避免重复的基础工作。设想如果没有标准,可能每个设计师都会自己创造一种日历选择器、一种输入框。本该用于创作的时间都在重复造轮子。而标准可以让我们在稳固的地基上放心搭建房子。
标准更能赋能伙伴、生态甚至整个行业,齐头并进。大部分公司都不是独立存在的,往往会有上下游的生态,一起服务客户的伙伴。如果整个生态的用户都能享受到一致的体验,用户的习惯会被更好的培养,心智也得到强化。
今年,阿里云加入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标准分会,起草了第一批云计算设计团体标准,并在协会的理事会会议中分享我们的工作。
这一批团体标准,是凭借云产品设计中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把其中的部分精华落地成了标准。主要涵盖了3方面的内容,从设计规范(《云计算管控平台界面设计指南》团体标准)到易用性度量(《云计算软件产品易用性度量方法》团体标准、再到产品体验质量的度量模型(《云计算软件产品使用体验质量度量模型》团体标准),把我们一整套的控制台设计实践,“开源”给了行业。
标准是来源于我们多年的设计经验。我们也对其中的很多细节做过考究和推敲。例如在《云计算管控平台界面设计指南》中。比如说在间距与尺寸部分,我们用一套数学模型去控制元素的大小和间距,用科学的方式确保最佳的排布效果。这个公式就是大家熟知的斐波那契递推公式。
在理论的基础上,我们还采用了实验来验证效果。在《云计算软件产品易用性度量方法》中,整套度量方法经过易用性专家、云计算领域专家及产品重点客户共建,并在统计学上进行了信效度的数学验证,整体有效性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75,信度非常好。保证了度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从规范到方法,均是来自于我们自身产品的业务实践。经过业务的打磨、沉淀工具,才制定出了团体标准。在制定《云计算软件产品使用体验质量度量模型》团体标准之前,我们内部使用的体验质量模型UES,就已经成为了云产品的核心指标,多款亿级营收产品以UES为抓手开展度量和改进活动,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质量,促进产品NPS增长,促进用户数和营收增长。同时体验质量模型UES也完成了方法到工具的转变,落地阿里云产品工作台。这个工具,一站式为产品PD呈现使用体验数据,同时可以跟踪体验问题的闭环状态,体验数据可环比比较,验证体验优化的效果。
这同样意味着,我们的标准不仅仅停留在设计理论、度量方法层面,也沉淀出了规范化的方法体系。比如在《云计算软件产品易用性度量方法》中,除了易用性度量模型本身,我们也提供了易用性评测的行动指南。从制定任务、招募用户,到统计分析、跟踪解决问题等。
在行动指南中,每个环节都提供了对应的思考模型和工具,以此帮助产品设计师规范化地去执行。比如在制定任务这一环,对于整个易用性度量至关重要。所制定的任务要能代表产品的核心功能和体验水平、要能让测试人员准确理解并操作。而通常很多设计师拍脑袋根据“经验”来制定的任务,往往导致难以客观、准确衡量产品的易用性水平。因此我们把产品功能根据“功能价值”、“使用频率”、“未来规划”“难度”等因素划分。设计师可以根据图示去盘点产品中的每个功能,去制定代表产品的核心测试任务。
标准虽是来源于业务实践,但制定的过程并不是闭门造车。比如《云计算软件产品使用体验质量度量模型》,就是综合考虑了阿里云公司产品管理团队和业务团队的业务诉求,结合云产品的业务特点,同时参照了业界成熟的度量模型(Google HEART、蚂蚁的PTECH )和传统软件产品的质量标准(CMMI、ISO9012),形成了适用于云计算软件产品的体验度量模型UES。这样制定的标准才能具有通用性和普适性。
在标准的编制中,我们同样也对技术的使用做了考量。在《云计算软件产品使用体验质量度量模型》中,我们建议用户将大数据分析引入到产品核心任务效率的度量中。用这种方法可以完成10万级的样本量分析,是采用传统方法几乎不可能达到的。对技术的合理利用,帮助我们更精确的知道用户容易在哪个环节遇到问题而流失,从而有针对得去解决这个环节的问题。
在把内部使用的规范制定成标准之前,我们已经开始了小范围的实验和推广,覆盖到了阿里云的伙伴之中。例如《云计算管控平台界面设计指南》,除了覆盖内部的100多款云产品、27款数据智能产品,也推广到了8家合作伙伴中。
赋能行业,这也是我们做标准的初衷。
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中,可以查阅到我们正在公示的三项标准,欢迎大家提出修改意见。
《云计算管控平台界面设计指南》团体标准
http://www.ttbz.org.cn/upload/file/20191207/6371128167682043386792325.pdf
《云计算软件产品易用性度量方法》团体标准
http://www.ttbz.org.cn/upload/file/20191207/6371128187942843383935807.pdf
《云计算软件产品使用体验质量度量模型》团体标准
http://www.ttbz.org.cn/upload/file/20191207/6371128220196543386097977.pdf
文章中相关的业务细节,我们将在不远的未来总结成专题文章,敬请期待。下一篇我们将具体拆解《云计算软件产品易用性度量方法》团体标准制定背后的故事,分享阿里云设计师如何衡量100+款产品的体验,并沉淀形成标准的。
标准化一定是一件需要全行业一起推动的事情。目前,设计标准还是一篇荒芜,有关体验设计的标准更是少之又少。但标准化也一定是一件有意义的的事情。我们一方面不断探索新的领域,开辟新的战场。另一方面,我们把已经摸索得比较成熟的东西标准化,拉高整个行业的体验基准线。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开启真正的创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