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有位朋友告诉我,他最近被公司裁员了。通知、面谈、last day,这一切推进都无比的快,比过去几年里在任何一次的项目都要”高效“。而在这个过程中让 Ta 最受不了的是,主管和HR 为了裁员找了一堆问题。在 Ta 看来,这些都是特意“定义”出来的,也因此直接导致了和主管、HR之间的冲突,无关赔偿,就是一口气。
其实,对于可能出现的裁员,Ta 早已有了心理准备,毕竟大环境如此。一笔合理的赔偿,加上一段自由的时间,重新考虑考虑未来的职业方向,这似乎也不错。但让 Ta 难以忍受的,是为了裁员而被强加上的那些莫须有的问题。
的确,主管和 HR 很可能是为了让裁员的过程顺利一点,故意找了些理由。这些问题可能的确存在于 Ta 的身上,但在这个时候被过度地放大了。裁员本是不可抗力,坦诚沟通其实也并没有太大问题。可这主管和 HR 非要多一些操作,给自己也惹来了麻烦,管理能力的确有点不咋地。
就这件事情而言,如果要说我觉得主要还是与主管的日常沟通问题。主管可能对 Ta 在某些方面的表现不太满意但日常也缺少沟通。主管可能会默认设计师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短板,但有没有看到期待的变化。那么当遇到这类情况的时候,合理的“理由”就出现了。
这样的情况其实并不少见,无论是绩效考核、职位晋升,还是裁员,很多问题都源于员工与主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理解偏差,最终导致很多矛盾的出现。归根基地其实主要就三个点:没有沟通的意识、不敢沟通以及不知道该如何沟通。
在本期文章接下来的内容中,我想和大家聊聊和主管沟通的这个话题。分享一些我自己的策略和心得。例如如何做好 1v1 沟通的前期准备,如何获得预期的沟通结果等。希望能帮助大家做好与主管的沟通这个日常工作。
每个人在职场中都会经历很多的主管,遇到什么样的主管,对我们来说其实大部分时候都无法控制。这就像我们去理发店剪头发,你无法保证每一位 Tony 老师都能完美符合你的需求和偏好。也因为如此,做好与Tony老师进行实时、有效的沟通就显得尤为重要。
既然我们无法决定自己的主管、老板是谁,那么想要让自己的工作、职业生涯顺利一些,就得做好与主管的沟通,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主管的要求,也让主管能够及时了解到我们的工作进展、面临的挑战以及职业发展的期望。
在职场工作中,沟通是一门非常重要的技能,它的重要性一点不亚于你的专业技能。我看到过很多专业能力很强的设计师但就是发展一直不顺。除了我们前面提到的裁员这种极端情况,它还会发生在很多的场景中。
绩效考核是工作表现最为重要的评估环节,它不仅关系到收入还影响着我们的职业发展。大家可能都遇到或听到过类似的案例,员工给自己打了一个不错的评分,但结果在主管那边却是给了一个不满足期望的评价。评分的巨大差异往往会激发出矛盾,同时也会大大地打击到员工的自信心。
每年晋升季开始时,各设计团队的主管们都会收到不少团队中同学的晋升诉求。但他们中间有很多人其实在此之前并没有明确和主管表达过这个想法,可晋升的名额往往在主管心里早就有了考虑。临近晋升开始再提,大家往往得到的反馈都是在当前层级干得还不错,但离晋升到下个层级还有所不足。至于这个不足,显然不是这一时半会可以解决的。
在日常的工作协作中,难免会因为意见不一致导致被投诉。有些人会发现主管似乎总是会先入为主地假定问题出在自己的身上,而不是从一个公平和全面的视角去调查和了解具体的情况。
这种偏向性的反应大部分情况都是因为主管对自己的日常的工作情况不太了解,又或者是基于过往某些事件所形成的先入为主的”偏见“。当出现投诉问题时,主管可能就会依据自己对员工过往表现的印象而做出一个预设的判断。
新的业务往往代表着机会,做的好可能就会升职加薪,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然而当新的项目或业务机会出现的时候,有些人会发现自己似乎总是被忽视掉,没能有机会参与进去。为什么每次有这样的机会主管都不会想到自己?
其核心原因还是在于主管对员工的不了解,而其他在主管身边留下更多印象的人自然会被优先考虑进去。可能在主管的感知里,自己更适合继续现有的工作,而不是尝试新的领域。这种先入为主的观念会很大程度地影响到员工的职业发展。
这些都指向了一个共同的问题,那就是缺少与主管之间长期有效的沟通。无论是绩效结果与期望的不符、晋升和新业务机会的缺失还是面对投诉时先入为主的观点,这些职场中的不顺很多都可以归结于到沟通的缺失或不足。
对于沟通的重要性既然已经聊得很清晰了,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该怎么聊才能有更好的效果。这里不仅仅是怎样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该如何做好沟通前的准备。有一些关键的方法步骤能够来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我们来接着聊一聊与主管进行 1v1 沟通前的准备工作。
在职场中,与主管进行 1v1 沟通是一件有很大压力的事情。对于很多人来说最核心的问题是在于不知道该如何去与主管聊,甚至还会担心聊得不好是不是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负面影响。时间一长,大家开始变得尽量避免主动寻求沟通机会,而这也将进一步加剧自己与主管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一方面,大家对于如何与主管进行有效沟通不知道如何下手,担心被误解。结果就是,像晋升和寻求新机会这一类重要和问题被拖了一年又一年,错过了很多大好的机会。
另一方面,主管日常不仅要管理团队,还要跟进日常的项目进展。这势必会让他们很难去关注到团队中每一位成员的需求。在没有特别紧迫的情况下甚至可能不太会频繁地与每个人进行深入沟通。员工由于担心而选择沉默,而主管由于繁忙而疏于主动关注,时间一久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循环”。
事实上,当我们换一个视角,将与主管的沟通看做为一个日常的“项目”,是不是就会熟悉得多?将沟通分解成若干可执行的动作。明确沟通目标、准备支撑材料、设定预期结果、选择适当的时间和方式,就像对待每一个设计需求一样分解问题,逐个解决。
在沟通开始之前,首先要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是在项目过程中遇到障碍需要帮助,还是对某项工作上的具体支持,又或者是对后续职业发展的明确建议。明确了沟通的目的后,我们可以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准备沟通内容,同时也让主管明白我们期待的沟通成果,来让对话更加高效。
在沟通的时候,我们最好不要做过多的假设,尽可能的建立在真实的数据支撑之上来聊。无论是项目的进度报告、遇到的问题、还是自己的进展,最后都准备一些相应的数据和实例来支撑。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问题,同时也能让主管更快地理解具体的情况,从而作出合理的评估和建议。另外,提前准备好的数据也可以作为我们沟通过程中问题的分解,帮助大家一起聚焦到问题的本质,避免聊了半天但没啥结果。
沟通是双向的。虽然我们是在寻求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自己就不用思考,将问题都抛给主管期待 Ta 来给我们答案。我们完全可以先尝试着从主管的角度来分析下问题,预测他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或关注的点。
提前做好自我反思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顺沟通的思路,也还可以在沟通的过程中向主管展示出我们的主动性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同样也是验证我们自己思考问题能力的过程。
最后,我们需要给自己定一个优先级。我们可能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帮助,而每个问题中也会有分解出的子问题需要解决。但我们的沟通时间是有限的,泛泛而谈等于啥都没结果。所以我们必须考虑优先当下最重要的事情,确保最关键的问题得到解决,也能避免在次要问题上浪费宝贵的沟通机会。
与主管的沟通只是开始,后续的改进和结果更为重要。为了确保后续的过程能够顺利推进,对沟通的结果进行明确和细化就变得尤为重要了。以下的四点,是我认为应该在沟通结束时所得到的结论和共识。
首先,我们要确保自己和主管对问题的理解达成一致,这一点在沟通的过程以及后续的跟进中尤为重要。
比如我们讨论的是在项目合作推进上不顺畅的问题,那么我们首先要确保和主管对合作推进不畅的具体原因有相同的看法。它可能是涉及到资源分配、团队协作又或者是其他外部的因素。只有对问题有了共同的定义,我们才能确保解决方案的针对性,也让主管更有效地跟踪你的改进效果。
就像我们要做的设计需求一样,问题只是表象,我们需要找到它背后的关键因素,也就是影响问题的核心变量。
还是以项目推进不顺畅为例,影响它的核心变量可能是上下游协作的工作流、需求文档的质量,也有可能是设计系统的缺失。只有识别出这些问题并与主管达成一致,我们才能有明确的、可行的推进方向。
找出影响问题的核心变量之后,我们则需要对后续的改进设定一个具体可衡量的目标。这样不仅有助于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评估,还能够为后续的沟通提供明确的数据参考。
设定一个具体的时间计划,以在预定的时间内实现上述目标。这个时间框架应该是现实和可行的,考虑到所需资源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同时,这也为您和主管提供了一个时间节点,用于回顾和评估问题解决的进展。例如上面提到的合作推进问题,如果时间设定是一个季度,那么可以在这 3 个月的末尾与主管再次沟通,回顾所取得的进展,并讨论是否需要进一步的调整。
假设我想要约我的主管做一次 1v1 的沟通,提出想要争取一下今年的晋升机会,那么从前期的准备到沟通后的结果,我们可以做以下的分解。
沟通前的前期准备:
我想要和主管聊一聊,争取今年晋升的机会,看看主管对这件事情的看法如何。当然,对于晋升的要求我心里还不是特别有底,所以我也想从主管这边了解一下 Ta 对下一个层级的要求是如何看待的,而我现在在 Ta 眼中还有哪些的不足。
为了争取这次晋升的机会,我还是要首先向主管证明一下自己。所以我会对过去这一年多来自己的成果做一个总结,通过一些项目的数据和外部的反馈来证明自己是可以获得这个机会的。
对于自己的能力方面,我觉得在专业和项目的交付质量上是没有问题的,结果上也正如前面提供的数据一样还是有说服力的。但在与上下游的合作推进上,自己还是存在一些的不足。这一点在下一个层级的要求上可能还有些短板,从我自己的分析来看,还是缺少对工作流程的思考和推进,想看看主管怎么看待我的这个问题。
沟通后的期望结果:
希望在与主管的沟通之后,希望主管能基于我当前的表现给出具体的反馈,同时也针对于晋升到下个层级的要求来明确我当前的短板,确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的努力方向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对这次沟通的问题能够进一步分解,对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细化,确定哪些因素是需要优先关注和改进的。同时也期望主管能够给出一些具体的改进建议,如果可以的话在后续的工作安排中给予一些有利于锻炼和提升自己的机会。
对于问题的改进,需要和主管一起明确几个可以衡量的指标。比如项目完成质量、团队合作评价反馈等方面。通过设定一些初步的目标数值,让自己和主管都可以在后续的工作中有明确的参考和评估基准,也便于主管对后续的 review 给予客观的评价。
和主管商定一个时间,到时候再约上主管做一次回顾,这也是一个再次与主管对晋升这件事情进行深入沟通的好机会。向主管展示自己在既定时间内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通过这样的定期回顾,我可以获得到主管的即时反馈,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展现出自己对职业发展的积极态度。
保持与主管做沟通,这本来是一件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近些年来它似乎变得非常一件非常负面的事情,这背后主要还是源于大家对主管能力的质疑、反对形式主义、职场 PUA 文化等问题的影响。总的来说就是大家觉得这种沟通没有什么意义,也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改变。
我们的职场的确存在有很多的问题,我也很认同大家对主管、对主管的很多意见。但在职场上,我们真正能够依靠的只能是自己,问题最终还是得靠自己来解决。做好与主管的沟通,虽然不能保证直接带来晋升或加薪,但至少可以帮我们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避免出问题背锅。
无论怎样,多沟通总归是比不沟通要好,做有准备的沟通肯定比漫无目的的沟通更有价值,也许你会因此获得相较于他人更多的可能性。
既然来了,说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