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如何做好简历作品集的有效表达

序 🗞

最近两周帮几位会员同学看了看简历作品集。大家的文档基本都是至少 30 页打底,信息量很大。看得出都在想尽可能全方位的向面试官展示自己的能力。这几位同学的作品集里都有一个明显的共性问题,那就是缺少对自己能力优势的有效表达。

这里主要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流水账记录。通篇按照时间线将自己做过的项目罗列了一遍;
  • 缺少「解决问题能力」的体现;
  • 忽略了对「用户需求」的关注。

这些问题不仅仅会出现在求职简历作品集里,所有基于文档的“沟通”场景,比如晋升答辩、汇报分享等场景也都会遇到。所以,这一期的文章我想和大家聊聊自己关于作品集、项目的汇报的一套写作方法。

从你的「用户需求」开始 🙋🏻‍♀️

作为设计师,我们时刻都在思考用户遇到了什么问题,我的这个设计方案是不是能解决他们的问题。可是到了写 PPT、作品集的时候往往却忽略掉了这一点,更多的去想“我”要表达什么,忽略了“用户”想要看到什么。

在阿里这些年做面试官也看了上千篇简历,面试了几百人。从“人肉数据分析”的角度来看,除去定向挖人之外,简历作品集水准较高的候选人确实更容易走到最后。

当然,这不是说作品集水准高就代表能力强,而是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设计师的思考深度。所以我一直说找人帮忙改简其实并不靠谱,简历虽然改了但你的思维模式并没有发生变化,进入到正式面试环节还是容易出问题。

回到「用户需求」,在不同场景下我们的「用户」和「用户需求」都有会存在一些差异。

  • 投递简历时,我们的「用户」是专业面试官、HR,他们会关注候选人的业务背景、专业能力及团队匹配度等;
  • 晋升面试时,我们的「用户」是专业评委,他们会关注候选人挖掘问题的能力、设计过程及发展潜力;
  • 专业分享时,我们的「用户」是设计师,他们会关注你的解题思路以及背后的思考。

我们还是以简历作品集举例,来聊一聊整体的思路。

面试官的考核逻辑 😎

相较于晋升面试和专业分享,简历面试是一个更复杂的场景。整个过程可能会持续在一段周期,而且你的用户需求也会产生变化。

对于稍大一些的设计团队来说,一封简历作品集从求职者发出到最终出 offer 基本都会经过初面 → 终面 → HR 三个环节。而对于中大型互联网公司来说,这中间可能还会增加二面、交叉环节。

这些环节的面试官的需求有共性也有差异,它们背后的核心“问题”也将是后续在制作文档时的基础框架,我们将以此来构建整个简历作品集。

简历作品集在整个面试环节中是非常重要的引子,帮助你提前“解答”面试官的一些问题。如果把他们比作用户,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做好对用户的引导和转化。所以它本质上也是一个设计问题,需要我们通过合理的内容组织呈现来引起用户的兴趣,引导他们进入到下一环节。

OK,既然这是一个设计问题,那么我们还是先从用户需求说起。

01. 初试官

初面官的核心工作是做简历初筛和一面,需要从大量的简历中去快速筛选值得进一步沟通的候选人,这个时候初面官会重点关注两件事情:

  1. 候选人的背景、经验和当前招聘岗位的匹配度
  2. 候选人的专业技能能力

02. 复试官

来到这里,每份通过初面的简历都会附上初试官记录下的候选人优劣势以及后续面试建议。复试官会重点关注:

  1. 初面中的「优劣势」深挖,探一探候选人能力的天花板和短板
  2. 项目案例的设计过程,考察项目过程中候选人设计思考与项目结果的关联性
  3. 综合的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寻求合作、推进落地等等
  4. 对相关行业、领域的了解

03. HR

目前互联网行业中熟悉设计领域的 HR 还是非常少的,这也就意味这一面很难从专业视角产生一些共鸣,更多还是基于前面的信息来关注通用职业能力:

  1. 项目经验及招聘岗位的匹配度
  2. 解决问题、协作、推进落地等能力
  3. 对相关行业、领域的了解

将这三类面试官的”用户需求“进行合并,你会发现它们有很多的共性(或有深度差异)且有一个能力上的递进。

这些核心的考核点,翻译成面试官之间的沟通语言它大概就会变成:

  • 这个候选人过往的项目背景和我们招聘 JD 的匹配度怎么样?
  • 设计的手活如何,做的设计怎么样?
  • 候选人的设计方案是不是解决了业务的实际问题,有什么案例?
  • 候选人的设计思考怎么样?考虑的是深还是浅?
  • 候选人对这个领域的了解程度怎么样?
  • 除了专业技能,候选人和团队配合,跨团队协作的能力如何?

简历作品集只是我们面试中的一个环节,它的作用是帮助自己从众多简历中脱颖而出,先让面试官看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这个环节我们会着重展示图中的前三部分,更多的内容还是需要在正是面试环节中来聊。

作品集的核心思路 🤔

借助案例向面试官阐述:通过设计解决了什么问题、分析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的过程、对该领域或问题背后的思考和见解。

基于这个思路你就能理解为什么我说很多作品集看上去更像是“流水账”。它们更多是以履历时间或项目的视角去串联呈现作品,忽视了“我思”和“我做”的体现。面试官能看到的更多是一些缺少背景的案例,而不是候选人设计思考的呈现。

在开始拆解思路之前,我想先给大家介绍两个方法论,可以帮助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写 PPT 和作品集的叙述逻辑。

第一个: BLUF(点击查看更多)

BLUF 是来源于美国的一个军事通信标准「陆军条例 25-50:信息管理:记录管理:准备和管理通信」。它要求以用最关键的信息(Bottom)开始,要求信息的传递简洁、有条理且信息明确,帮助信息接受者能够快速理解并作出响应。 ⋅ 鉴于这套方法对沟通带来的清晰度和效率,BLUF 开始逐步延展到医疗救助、商业规划、项目汇报、项目沟通以及写作等场景中。 ⋅ 虽然我们的日常工作并不像在军事行动或医疗抢救现场…
BLUF 是 Bottom line up front的缩写。它的思路是永远将你最核心的观点放在最前面,确保阅读它的人能够快速获取最为重要的信息,帮助提升信息沟通过程中的效率和清晰度。

第二个:明托金字塔模型

相较于 BLUF,明托金字塔大家可能会更熟悉一些。它的核心就是结构化思考的模式,是非常适合用于在文档中进行写作及表达。

通过「核心结论」、「关键论据」、「补充详细信息」,先提出自己核心观点,再罗列核心论据,最后在一些更为细节的信息进行补充,这种自上而下的结构能够非常快速有效的传递信息。

大多数的简历作品集都会以「项目」的视角进行叙述,项目背景、用户诉求、产品规划、前期调研、设计方案以此排开。正如前面所说,这种方法弱化了“我”在项目中的价值体现,会显得事大于人。

图片来源:某会员同学作品集文档(已获授权)

明托金字塔模型作为一个非常好的沟通模型,非常适合我们基于它进行一些调整,来作为我们简历作品集信息组织的核心思路。

00. 背景信息

沟通需要建立在共同认知之上,否则效果一定不会好。每一个行业、每一家公司、每一个项目都有其特有的背景和现状,面试官不可能有全部了解。

背景信息就像电影剧本中的「架构设定」。我们先“画好一个圈”,让面试官能够基于这些信息来对你的观点、思路、方案以及实施过程进行判断。同时它也是对我们后续要解决的问题的一个补充,帮助面试官快速理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的逻辑。

01. 核心见解

每次聊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都会想到下面这张图,无论作品集还是 PPT 我们大多时候都是在聊信息和知识,缺少核心见解(洞见)。

无论是对于你所服务的行业领域(比如电商、音乐、物流、医疗…)还是某一类具象问题(促活拉新、注册 Landing、商品发布…),你都应该给出一些自己的核心见解。不一定要多深刻,但它至少可以证明你不是只关注那个具体的问题,会有跳出这个具体问题去思考这一类问题。

02. 目标与结果

我们之前说过,设计师的工作是解决问题、解决具体的业务问题,「目标与结果」就是在既定的「架构设定」中的一个明确命题。面试官就像老师,需要就问题和答案看看候选人的考得怎么样。

当然,大家都会作品集里放上自己认为最好的案例,所以这些「题目」肯定都会有分,于是面试官就会关注「题目」的难易度和多样性,看看候选人的专业能力纵深如何。

所以,准备作品集案例我们也需要一定的策略性。如果目标岗位是某个特定领域,那么我们尽可能挑选一些复杂度较高的项目重点介绍,展示自己复杂项目的把控能力;如果目标岗位是咨询公司,那么我们就需要尽可能挑选一些差异化项目,展示自己解决方法多样性的能力。

03. 解题思路

当面试官看完前面背景信息、见解、目标与结果等信息后,TA 最想了解的就是结果的背后你是如何思考的,这个结果究竟是你一步步扎实的做出了的,还是别人参与所带来的。

这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建议给到大家:对项目的业务目标进行拆解,找到设计真正能解决的地方,建立设计与结果之间的有效关联。

给大家举个小例子:某项目的业务目标是通过对「方案选择」模块的优化来达成日均付费用户 1 万人。这里我们就又可以开始列公式了。

付费用户数(Z) = 方案选择页流量(X)* 购买转化率(Y)

想要达成 1 万的日均付费用户,我们需要 X 和 Y 两个因子上涨(或者两个都涨)。沿着这个思路走下去,我们就要看看在上游流量既定不变的情况下,用户因为什么而流失了。

方案选择页:

  • 上游的入口 Banner 的文案不够吸引人,低于往期同位置的转化率
  • 免费方案和付费方案的核心利益点视觉对比不明显,用户感知弱
  • 缺少价格锚点刺激用户购买欲
  • ……

购买转化率:

  • 下单链路过长,每个步骤都有不小的流失率
  • 付款页不必要填写项较多,影响付费成功率
  • 付款页未显示折扣后价格,用户不敢付款
  • ……

将这些问题进行合并和抽象,对应的设计策略基本也就出来了。它可能会是:

  • 优化引流链路,提升方案选择页的 Landing 转化率
  • 强化付费方案优势心智,提升用户选择意愿度
  • 缩短用户付费链路,提升付费成功率

04. 实施过程

到这个环节,大家可以开始将案例中那些用户调研、竞品分析、用户测试等部分放进来,来进一步呈现针对以上的问题、分析自己具体是如何实施的。

这个部分不太建议大家放一些拼接得密密麻麻的小图或是概念设计图。面试官在了解前面的背景后想要看到的是一些更为具象的内容,比如界面的细节设计、页面流程的设计。

以上就是我们进行简历作品集叙述的核心思路,如果你正准备梳理作品或是准备汇报,不妨用这个思路来尝试一下。但有一点还想再次提醒大家要关注你的这份文档接下来会给谁来看,而 TA 的“客户需求”又会是什么呢?

- Posted in: Columns

- Tags:

0 条评论 ,8 次阅读

发表评论

  1. 既然来了,说些什么?

Top